期刊简介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围产医学是产科和新生儿科密切合作共同 研究的一个新的学科,以“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母婴安全与健康”为宗旨,反映基础、临床与预防医学、遗传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中有关围产医学 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旨在为我国广大围产医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信息传递和了解国内外围产医学发展动态的窗口与平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4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903/R
邮发代号: 82-8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9408
- 国内刊号:11-3903/R
- 出版周期:月刊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变迁,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NICU)采取综合感染防治措施前后3个不同阶段(2006年2月1日至2007年1月31日为第一阶段,2008年8月1日至2009年7月31日为第二阶段,20......
作者:周琦;曹云;LEE Shoo K;蔡小狄;陈超;胡晓静;王传清 刊期: 2012- 08
-
延迟断脐改善新生儿结局和4个月时的血清铁含量
目前许多国家对于断脐时间的早晚尚存在争议,且缺乏关于高收入国家延迟断脐利弊的研究.Andersson等[1]在2011年11月的《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现将该文编译如下.......
作者:郑艺明;李晔 刊期: 2012- 08
-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的临床进展
我国是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的高发区,约8%的人群是慢性HBV携带者,高达50%的慢性HBV感染者是经母婴传播造成的[1].感染时年龄越小,成为慢性携带者的概率越高,因此母婴传播阻断对慢性乙肝的控制有重要意义.HBV母婴传播可分为妊娠期、分娩期与哺乳期,或是宫内、产时、产后不同时段.本文从保护易感者、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等3个方面讨论HBV母婴传......
作者:李小毛 刊期: 2012- 08
-
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感染的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病房新生儿皮肤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产科母婴同室病房206例发生皮肤感染的新生儿皮损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分析致病菌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研究期间共分娩新生儿9131例,均为母婴同室,发生皮肤感染206例,发生率2.3%.新生儿的皮肤感染类型有2种,其中新......
作者:宋风丽;马秀华;马丽丽;石鑫;王春霞;刘盈;马琳 刊期: 2012- 08
-
妊娠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无助于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既往有学者报道,妊娠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Bimmunoglobulin,HBIG)可降低HBV母婴传播率[1,2],但亦有学者提出异议[3],认为妊娠期使用HBIG不能降低孕妇病毒载量,对阻断HBV母婴传播无效[4,5].本研究分析了538例妊娠晚期使用HBIG和817例妊娠期未使用HBIG的......
作者:尹玉竹;周瑾;张培珍 刊期: 2012- 08
-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
在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的妇女中,80%处于生育年龄,其中约1/3是通过异性性接触感染,而大多数13岁以下的儿童感染者是由母婴传播引起[1].目前在HIV感染治疗方面进展甚微,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treatment,ART)在预防HIV母婴传播方面效果显著[2-4].现概述2008年至2011年发表的ART......
作者:许丽璇;樊尚荣 刊期: 2012- 08
动态资讯
- 1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新生儿重症救治中的应用
- 2 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bFGF与Bax、Bcl-2的表达
- 3 孕鼠体内高胆酸水平对胎鼠心肌组织的影响
- 4 印记基因IGF-2和H19的印记状态与异常出生体重的关系
- 5 超声评分系统预测胎盘植入凶险程度的价值
- 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P选择素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7 新生儿围产期登革热三例
- 8 加强早产儿营养支持的意义与策略
- 9 应用髂内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12例
- 10 213例机械通气新生儿院间转运的管理
- 11 捐赠母乳与配方奶喂养对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影响的meta分析
- 12 北京市2006年至2009年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状况
- 13 不同体重指数孕妇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
- 14 抗癫癎药妥泰对大鼠胚胎发育毒性的研究
- 15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诊断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 16 产程图的研究进展
- 17 经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胎儿肺动脉瓣缺如综合征12例分析
- 18 围产期糖皮质激素应用的远期副作用
- 19 子(癎)前期患者血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 20 “2012年北京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学术年会”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