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围产医学是产科和新生儿科密切合作共同 研究的一个新的学科,以“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母婴安全与健康”为宗旨,反映基础、临床与预防医学、遗传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中有关围产医学 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旨在为我国广大围产医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信息传递和了解国内外围产医学发展动态的窗口与平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4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903/R

邮发代号: 82-8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9408
  • 国内刊号:11-39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2年第2期文章
  •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早产儿贫血中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tin,EPO)在早产儿贫血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来自三所医院的30例胎龄≤35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对照组14例.分别于生后5~7d查促红细胞生成素,血红蛋白,血清铁.治疗组自生后7d起给予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combinanthumanerythropoietin,rh-EPO)400IU/kg,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4周.余治疗......

    作者:万理;张巍;黄醒华;王雷;张伟;王荔荔;高明;肖路延 刊期: 2002- 02

  • 孕妇外周血及胎盘组织中胎儿有核红细胞出现频率与胎儿生长受限

    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及胎盘组织中胎儿有核红细胞(nucleatedredbloodcell,NRBC)的出现频率与胎儿生长受限(fetalgrowthrestriction,FGR)的关系.方法对20例孕28~36周,年龄21~30岁(包括9例FGR)的孕妇外周血进行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对分离后的细胞进行制片,显微镜下进行NRBC计数,比较组间差异;追随至终止妊娠时,对胎盘组织进行切片,显微镜下进行......

    作者:朱剑文;邹丽;杨郁;李敏;张会军;李旻 刊期: 2002- 02

  • 胎膜早破患者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唾液酸酶活性的检测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BV)与胎膜早破及早产的关系.方法我们采用阴道分泌物唾液酸酶比色检测法,检测了104例胎膜早破孕妇和80例足月正常妊娠妇女阴道分泌物中的细菌唾液酸酶水平.结果104例胎膜早破孕妇中38例(36.54%)BV呈阳性;80例足月正常妊娠孕妇中9例(11.25%)BV呈阳性(P......

    作者:郑伟;杨小福;叶晓静;姚琦玮 刊期: 2002- 02

  • 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浆内皮素1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变化及其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血浆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及其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40例HIE患儿和40例正常新生儿脐血及生后1、3、7d外周血ET-1与cGRP的动态变化,并于生后24h取内外周静脉血后即刻应用脉冲多谱勒超声检测HIE患儿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1)HIE患儿脐血与生后第1天血浆ET-1水平分别为(70±......

    作者:郭秀霞;曹海英;邸英芬;张霞;刘敬;张季伦 刊期: 2002- 02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外周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的变化,探讨PAF与新生儿HIE的关系及其在HI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新生儿HIE患儿急性期(生后1~3d)和恢复期(8~10d)全血PAF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并与对照组做同期比较.结果HIE患儿急性期血PA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血PAF含量随病情程度的加重而升高;血SOD水平及血小......

    作者:王淑玉;孟繁妔;戎小平;赵丽;江莲;张中利 刊期: 2002- 02

  • 1990~2000年新生儿病死率回顾

    目的探讨在地区围产中心建立新生儿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室(NICU)对新生儿病死率的影响.方法(1)调查和比较:创建新生儿科NICU前后,即1990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A组)17283例新生儿和1993年1月1日~2000年12月31日(B组)32716例新生儿病死率,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和三胞胎四胞胎存活率.(2)调查NICU逐步完善过程中新生儿病死率,VLBW存活率.(3)......

    作者:杨江帆;李萍;屈华芳;沈根美;何缦 刊期: 2002- 02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可行性.方法296例胎儿分为两组:142例有高危因素的胎儿,154例正常妊娠胎儿.应用多普勒测定胎儿心脏各切面,并在生后作超声心动随访.结果在142例有高危因素的胎儿中,发现胎儿先心病5例,其中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1例、法洛四联症2例、单纯性室间隔缺损(室缺)2例.漏诊2例,为单纯性室缺1例及房间隔缺损1例.154例正常妊娠胎儿中未发现先心......

    作者:郑春华;刘豫阳;常才 刊期: 2002- 02

  • 产后出血的干预性治疗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干预治疗的合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行干预性治疗的严重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方法.结果15例患者中子宫切除者9例,行动脉栓塞治疗7例(2例切除子宫后又行栓塞治疗),行病灶挖除术1例.需行干预性治疗的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子宫动-静脉瘘及血管畸形,胎盘异常,子宫肌瘤及子宫裂伤.结论应针对产后出血的不同原因、部位及性质选择合理有效的干预治疗,以抢救患者......

    作者:刘俊涛;韩凤珍;边旭明;郎景和 刊期: 2002- 02

  • 极低出生体重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相关因素

    目的了解围产因素与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相关性,从而产生预见性价值.方法对412例住院的VLBW定期头颅B超检查,对合并出血进行分级.应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寻找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和重度脑室内出血的预测因素.结果412例VLBW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发生率为25.0%(103/412),病死率为39.8%(41/103).合理干预后,其发生率从1994年的32.......

    作者:黄水清;陈运彬;吴婕翎 刊期: 2002- 02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母亲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及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第677位核苷酸多态性与子女先天性心脏病(CH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HD患儿母亲32例和正常儿童母亲23例,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检测血浆HCY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叶酸水平,PCR-RELP方法检测MTHFR基因型.结果以正常值15μmol/L为界,CHD母亲组发生高HCY血症的有11例,占该组的34%,对照......

    作者:刘虹;李松;叶鸿瑁;韩玲;孟昭亨;朱慧萍;郝玲;李勇 刊期: 2002-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