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围产医学是产科和新生儿科密切合作共同 研究的一个新的学科,以“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母婴安全与健康”为宗旨,反映基础、临床与预防医学、遗传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中有关围产医学 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旨在为我国广大围产医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信息传递和了解国内外围产医学发展动态的窗口与平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4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903/R
邮发代号: 82-8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9408
- 国内刊号:11-3903/R
- 出版周期:月刊
-
胎儿心包积液的病因、处理及预后
心包腔是由壁层与脏层组成的封闭囊袋.正常心包腔含少量液体(成人为20~50ml),为脏层心包的渗出液,类似于血浆的超滤液,起润滑作用.心包腔内液体量增多,即称为心包积液.评估心包积液主要依据超声心动图检查时,于舒张末期测量的心室壁和心包表面的大间距,检测切面包括标准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和主动脉弓切面等.胎儿心包积液在妊娠中、晚期常规产前检查时极易发现.胎儿心包积液诊断标准尚未统一.......
作者:李艳萍;袁家;黄萍;徐辉甫;王红英;张广兰 刊期: 2014- 04
-
建议规范使用“合并症”与“并发症”
“合并症”与“并发症”这2个医学名词在工具书中早有记载.《辞海》(1979年版)对“并发症”一词的描述是:“又称合并症.一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引起另一种疾病或症状的发生,后者即为前者的并发症,如消化性溃疡可能有幽门梗阻、胃穿孔或大出血等并发症,早期而积极的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并发症”和“合并症”的词条.对并发症的描述是“由正在患的某种病引起的病,例如出麻疹引起肺炎......
作者:徐凤玲;张亚明;薛梅 刊期: 2014- 04
-
网状meta分析评估七种常用引产方法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综合评估7种临床常用引产方法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和CochraneCentralRegisterofControlledTrials数据中1980年1月1日至2011年11月20日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词为dinoprostone,misoprostol,Foleycatheter,oxytocin和laborinduction.采用允许同时进行直接和间接比较......
作者:王增芳;王增艳;王萍萍;谭莹;姜奎金;王斌 刊期: 2014- 04
-
对足月妊娠相关问题的思考
一、足月妊娠的界定历程足月妊娠(termpregnancy)被定义为从末次月经第1天起计算的第259日至满293d(妊娠37+0~41+6周)的妊娠.回顾预产期的界定,可追溯到1903年出版的《威廉姆斯产科学》第1版[1].1948年,世界卫生大会上曾提出,早产是出生体重低于2500g,或孕周不足38周,或两者兼具[2].后来儿科专家们逐渐意识到,“早产儿”与“低出生体重儿”不能等同.1970年,......
作者:漆洪波;石琪 刊期: 2014- 04
-
择期再次剖宫产终止妊娠的时机及母儿结局
目的分析不同孕周行择期再次剖宫产的母儿围产期结局,探讨再次剖宫产的佳终止妊娠时机.方法回顾性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本院)产科电子病历系统记录的自2011年6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住院分娩的所有产妇资料.选择妊娠满37周且无合并症的单胎、行择期再次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周不同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x2检验,比较不同孕周终止妊娠的孕产妇的一般情况和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不......
作者:刘洪莉;漆洪波;罗欣;于德龙 刊期: 2014- 04
-
妊娠晚期引产时机及引产方式的新循证证据
一直以来,我国产科工作者竭尽全力降低居高不下的剖宫产率.经过数年的努力,我国剖宫产率已呈下降趋势,但现在面临的突出矛盾有孕妇及其家属对超过预产期难以临产的诸多担忧,以及医务工作者如何选择有效的处理措施.因此,能在适当的时机对妊娠晚期孕妇进行有效引产,降低剖宫产率,是围产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近20年来,妊娠晚期选择性引产率明显上升[1].现从引产时机、引产方式和引产结局3个方面,对近年来的新循证......
作者:张华 刊期: 2014- 04
动态资讯
- 1 推广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的成效
- 2 中国五城市母乳中sIgA浓度研究
- 3 Th17细胞/Treg细胞免疫平衡在正常妊娠维持与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
- 4 胎儿先天性小脑缺失一例
- 5 新生儿脑梗死早期诊断方法的探讨
- 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地塞米松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表面活性蛋白B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 7 耳声发射在高危新生儿的应用探讨
- 8 羊水减量术治疗双胎输血综合征的效果评价
- 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10 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缺如的胎儿血液动力学变化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
- 11 先天性左上肺叶气肿
- 12 怀念围产保健专家渠川琰教授
- 13 妊娠合并胸痛13例临床分析
- 14 如何撰写讨论
- 15 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 16 糖筛选试验异常与妊娠预后
- 17 太原市新生儿胎龄相关体格发育的调查
- 18 围产期结核病患儿六例分析
- 19 不同剂量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国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 20 胎儿宫内分流手术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