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围产医学是产科和新生儿科密切合作共同 研究的一个新的学科,以“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母婴安全与健康”为宗旨,反映基础、临床与预防医学、遗传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中有关围产医学 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旨在为我国广大围产医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信息传递和了解国内外围产医学发展动态的窗口与平台。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9408
- 国内刊号:11-39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早产儿骨代谢的影响因素及实验室评价
徐亚萍;俞惠民
关键词:早产儿, 骨代谢, 影响因素, 实验室, 骨矿物质含量, 体内, 骨质疏松, 出生体重, mineral content, 极低体重儿, 胎龄, 生长速率, 储备, 足月儿, 血循环, 胎儿期, 骨矿化, 骨宽度, 佝偻病, 钙含量
摘要:体内99%的钙存在于骨骼中,血循环中钙含量不到体内总量的1%.胎儿期,80%钙、磷的蓄积出现在孕25周到足月,在此期间,体内钙以2.3~2.98 mmol/(kg*d)、磷以1.9~2.39 mmol/(kg*d)的速率增加,峰蓄积率出现在孕 36~38周,足月时,体内总钙可达28 g,磷达16 g[1].早产儿由于体内骨矿物质储备较少,生长速率较快,所以易患骨质疏松及佝偻病.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骨矿物质储备越少.有研究发现,胎龄(31±1.5)周的早产儿,出生时骨矿物质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及骨宽度 ( bone width, BM )均明显低于足月儿[2].出生体重小于1 000 g的极低体重儿中,50%将发生骨质疏松,70%可发生骨折[1],早产儿的骨矿化到出生1年才接近正常,有的可延续到儿童期[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