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围产医学是产科和新生儿科密切合作共同 研究的一个新的学科,以“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母婴安全与健康”为宗旨,反映基础、临床与预防医学、遗传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中有关围产医学 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旨在为我国广大围产医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信息传递和了解国内外围产医学发展动态的窗口与平台。

首页>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9408
  • 国内刊号:11-39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1年第02期

肝素在某些产科并发症方面的应用

潘石蕾;余艳红

关键词:低分子量肝素, 产科并发症, 临床应用, 胎儿宫内生长迟缓, 妊娠合并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抗凝作用, 孕产妇, 血栓形成, 血液动力学, 围产儿死亡, 抗磷脂抗体, 致畸作用, 纤溶系统, 围产医学, 糖胺聚糖, 胎盘, 生物活性, 妊娠晚期, 静脉血栓
摘要:肝素是具有抗凝作用和多种生物活性的一族天然糖胺聚糖。1916年由Mcleen发现,1935年因其抗凝作用而开始应用于临床,是预防手术后血栓形成、治疗急性静脉血栓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的首选药物。近年来,肝素在产科方面的临床应用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主要原因有:(1)妊娠期特别是妊娠晚期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液动力学、凝血及纤溶系统均发生改变,孕产妇易发生血栓及DIC;(2)围产医学的发展认识到胎盘局部梗塞与孕产妇患病及围产儿死亡息息相关;(3)低分子量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LMWH)的发现,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有实验表明,大剂量 LMWH用于动物未发现有致畸作用[1],且LMWH及未分级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s, UFH)均不通过胎盘[2]。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肝素在一系列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方面的应用,如妊娠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妊高征(PIH)、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等。现对肝素在这些产科并发症的应用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