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围产医学是产科和新生儿科密切合作共同 研究的一个新的学科,以“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母婴安全与健康”为宗旨,反映基础、临床与预防医学、遗传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中有关围产医学 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旨在为我国广大围产医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信息传递和了解国内外围产医学发展动态的窗口与平台。

首页>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9408
  • 国内刊号:11-39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8年第03期

脑缺血对新生大鼠脑室下区神经新生的影响

崔曙东;周文浩;孙金峤;陈超;曹云;杨毅;邵肖梅

关键词:脑缺血, 脑室, 神经再生, 大鼠
摘要:目的 观察3日龄新生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后脑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新生细胞的变化,探讨未成熟脑缺血性损伤后的内源性修复机制. 方法 3日龄新生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实验组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对照组不结扎.两组大鼠均于术后5~7 d给予5-溴脱氧尿嘧啶(5-bromodeoxyuridine,BrdU),每次50 mg/kg腹腔注射,每12 h 1次×6次.两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4 d、28 d处死取脑,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BrdU、Ⅲ型β-微管蛋白(class Ⅲ β-tubulin,TuJ1)、少突胶质细胞O抗原-4(oligodendroeyte O antigen-4,O4)以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变化,观察SVZ各类新生细胞的变化. 结果 实验组术后14 d和28 d新生神经元(BrdU+/TuJ1+双标阳性细胞)分别为(7800±800)个/视野和(10 700±1400)个/视野、新生少突胶质细胞(BrdU+/O4+双标阳性细胞)分别为(6100±1000)个/视野和(7300±1400)个/视野,新生星形胶质细胞(Brdu+/GFAP+双标阳性细胞)分别为(4500±700)个/视野和(6700±1100)个/视野,均随着时点的延长而增加(P<0.01);且各新生神经元数目较同时点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结论 新生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后,SVZ新生神经元、新生少突胶质细胞、新生星形胶质细胞增多,提示未成熟脑SVZ在缺血性损伤后有修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