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围产医学是产科和新生儿科密切合作共同 研究的一个新的学科,以“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母婴安全与健康”为宗旨,反映基础、临床与预防医学、遗传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中有关围产医学 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旨在为我国广大围产医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信息传递和了解国内外围产医学发展动态的窗口与平台。

首页>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9408
  • 国内刊号:11-39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5年第09期

晨笛网压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二例

王晨笛;杨蕾;徐世康

关键词:产后出血, 缝合技术
摘要:目的 介绍晨笛网压缝合术的方法并探讨其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开创了晨笛网压缝合术.应用于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病例均成功保留子宫.回顾性分析晨笛网压缝合术对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晨笛网压缝合术方法如下:采用0号可吸收线,1/2弧度,10×24圆针.第一条缝线,缝合走行同B-Lynch缝合术,不同要点是:(1)间断3 cm褥式缝合.(2)近宫角处小背带:距子宫切口下缘3 cm距宫体左侧缘3 cm处入针,经宫腔自切口上缘3 cm距宫体左侧4 cm处出针,缝合近左侧宫角时,缝线在子宫浆膜面跨过宫底绕向后壁(避开宫角输卵管开口),后壁纵行褥式缝合.右侧同法对应左侧缝合,并经切口右侧下方3 cm出针,固定缝线.第二条缝线,入针点在左侧距切口上方3 cm,横向距第一条缝线内侧3 cm处,全程褥式缝合,走向与第一条缝线一致.若第二条缝线缝合后宫体之间距离在9 cm以上,则进行第三条缝线缝合(如不足9 cm,则缝合2条缝线即可),入针点选择在距第二条缝线子宫体左侧入针点上方3 cm,横向内侧3 cm处,走向与第二条缝线一致.缝线打结:第三条、第二条缝线依次收紧后直接打结,缝合关闭子宫切口,第一条缝线后打结于子宫切口下段.结果 病例1产后宫缩乏力导致出血,经宫腔纱条填塞、B-Lynch缝合术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出血不能控制,总计出血约4 500 ml.例2产后宫缩乏力导致出血,纱条填塞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无效,出血3 000 ml,宫体轮廓不清,不具备B-Lynch缝合条件.2例采用晨笛网压缝合术后,阴道活动性出血5~10 min内停止,探查双侧附件外观无异常,关腹.例1术后5 d MRI检查T2加权像矢状位显示肌层见散在点状稍高信号影,未见宫腔积液,术后9d出院;例2术后5dMRI检查T2加权像矢状位显示后壁信号及强化不均匀,病理检查提示胎盘植入,术后7d出院.2例患者术后42 d复查,恶露均已净,无腹部疼痛及不适,超声检查示子宫内膜线清晰,复旧良好,并分别于术后2和5个月恢复月经. 结论 晨笛网压缝合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易行的子宫缝合术,对保留患者子宫具有积极意义,且对医疗器械及材料无特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