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围产医学是产科和新生儿科密切合作共同 研究的一个新的学科,以“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母婴安全与健康”为宗旨,反映基础、临床与预防医学、遗传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中有关围产医学 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旨在为我国广大围产医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信息传递和了解国内外围产医学发展动态的窗口与平台。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9408
- 国内刊号:11-39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围产期抑郁患者围产期不同阶段性激素的变化特征
何青;胡佳佳;周伯荣;李映桃
关键词:围产期, 抑郁, 雌激素类, 孕酮, 性腺甾类激素
摘要:目的:研究围产期不同阶段性激素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围产期抑郁的关系。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孕妇300例入组,分别于早孕期(12周)、晚孕期(34周)、产后1周及42 d采用放射性免疫技术检测血中雌激素、孕酮、催乳素、促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同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进行心理测评,并由精神科医师诊断围产期抑郁(抑郁组),非围产期抑郁者作为对照组。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检验比较2组间及各个时间点间性激素的变化差异。结果共180例孕妇完成研究,共诊断PND 54例,其中早孕期诊断10例,晚孕期新诊断16例,产后1周新诊断14例,产后42 d新诊断14例。(1)2组性激素水平比较:抑郁组雌激素水平在早孕期、晚孕期、产后1周和42 d时分别为(4107.30±344.68)、(13261.60±593.32)、(1281.70±151.54)和(161.40±12.21) pmol/L,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619.60±514.92)、(14330.00±353.15)、(3585.90±150.83)和(270.50±11.86) pmol/L](P值均<0.05)。抑郁组孕酮在早孕期、产后1周和42 d时分别为(105.49±20.40)、(24.23±3.53)和(6.40±3.53)nmol/L,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5.80±19.06)、(5.71±2.36)和(3.87±2.03)nmol/L](t值分别为-2.389、-2.660和-2.103,P值均<0.05)。抑郁组催乳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在产后42 d时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40±1.69)与(17.50±1.64)μg/L, t=-4.059;(0.32±0.21)与(2.21±0.17)mU/L,t=-12.302](P值均<0.05)。抑郁组和对照组在早孕期、晚孕期和产后1周时促卵泡生成素具体值测不出,但在产后42 d时,抑郁组低于对照组[(2.22±0.58)与(3.15±0.29)mU/L,t=-15.525,P=0.000]。(2)不同时间点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抑郁组和对照组雌激素水平在4个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组孕酮水平在4个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产后42 d的水平仅与早、晚孕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组和对照组催乳素在产后42 d的水平低,与其他3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检验,P值均<0.05)。结论围产期低雌激素和高孕酮水平及其水平波动可能与围产期抑郁有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