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围产医学是产科和新生儿科密切合作共同 研究的一个新的学科,以“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母婴安全与健康”为宗旨,反映基础、临床与预防医学、遗传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中有关围产医学 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旨在为我国广大围产医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信息传递和了解国内外围产医学发展动态的窗口与平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4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903/R
邮发代号: 82-8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9408
- 国内刊号:11-3903/R
- 出版周期:月刊
-
缺氧诱导丝裂原因子对胎肺形态发育及表面活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丝裂原因子(hypoxia-inducedmitogenicfactor,HIMF)对胎肺形态发育及表面活性蛋白B(surfactantproteinB,SP-B)、表面活性蛋白C(snrfactantproteinC,SP-C)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第13.5天胎肺组织,分为HIMF处理组:在培养基中添加重组HIMF蛋白,终浓度为100nmol/L;对照组培养基中......
作者:童强松;郑丽端;熊宙芳;汤绍涛;蔡嘉斌;蒋国松;刘媛;董继华 刊期: 2008- 03
-
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24例分析
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由于妊娠期的生理变化,肺动脉高压进行性加重,妊娠期孕产妇死亡率可达30%~50%,由于对肺动脉高压更多地认识、早期诊断和药物治疗的进步,国外近年来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孕产妇死亡率降至34%[1].国内对肺动脉高压的报道非常少见,了解继发性肺动脉高压主要病因及妊娠的结局,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及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处理方案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王虹;李斌;张为远 刊期: 2008- 03
-
胆盐输出泵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相关性研究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eholestasisofpregnancy,ICP)是发生在妊娠晚期特有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妊娠后的3个月.......
作者:罗振宇;刘淮 刊期: 2008- 03
-
子(癎)前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5水平的变化
子(癎)前期是人类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是导致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因素之一,至今有关子(癎)前期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有研究显示子(癎)前期时存在以Th1细胞为主导的系统免疫功能增强的特征性改变[1-2],并有报道发现子(癎)前期患者外周循环血中存在着多种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增高现象.IL-15是T淋巴细胞激活因子,在结构上与IL-2具有高度同源性,参与调节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B淋巴细胞成熟[3],......
作者:方敏;史骁粱;王浛知;董旻岳 刊期: 2008- 03
-
潍坊地区新生儿转运模式及其效果分析
近10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相继建立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NICU)及新生儿转运系统(newbornemergencytransportservice,NETS),为降低我国新生儿死亡率和伤残率作出了一定贡献[1].我院于2004年1月建立了山东省潍坊地区惟一的NICU及NETS,到2006年12月共转运危重新生儿576例.现结合我院NETS运行情况......
作者:李忠良;张成元;刘玉娟;张海鲲;郑艳艳;李媛媛 刊期: 2008- 03
-
61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及病原体药敏试验分析
目前,新生儿败血症仍然是新生儿的常见病,且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病原学及耐药性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困难.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败血症患儿的临床及血培养结果,了解本地区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体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以期对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作者:陈宏香;温伟珍 刊期: 2008- 03
-
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学说引发的思考
20世纪90年代英国DavidBarker教授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孕期营养缺乏对后代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糖代谢异常、中心性肥胖和血脂异常等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存在重要影响,该领域研究受到全球学者的关注,使得医学界对胎儿的营养、代谢发育研究更加重视.随后,美国一项包括22000人的调查研究表明,与正常出生体重者相比,出生体重......
作者:杨慧霞 刊期: 2008- 03
-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8年第3期继续教育试题
......
作者: 刊期: 2008- 03
-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成立20周年和《中华围产医学杂志》创刊10周年庆祝大会暨第二届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纪要
为庆祝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成立20周年和创刊10周年,2008年4月17至19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成立20周年和创刊10周年庆祝大会暨第二届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这是一次围产医学领域的盛会,卫生部以及中华医学会相关领导,特邀嘉宾、外宾以及国内专家和学者近500人参会.现将本次大会的详细内容汇报如下:......
作者:杨慧霞;冯少玲 刊期: 2008- 03
-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20周年《中华围产医学杂志》10周年工作总结
20世纪70年代,围产医学在国际上逐步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七十年代末期引入我国.围产医学的研究目的是降低孕产妇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孕产妇及胎婴儿健康水平和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是实现我国少生、优生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七十年代末期围产医学及围产保健工作很快在我国城市及农村蓬勃迅速的发展起来.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在众多围产医学、围产保健工作者的积极要求及倡导下,经中华医学会批准,于1988年4月......
作者: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8- 03
动态资讯
- 1 晚期早产儿近/远期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 2 急诊髂内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
- 3 产妇心理与分娩方式及分娩过程的关系
- 4 反复严重新生期低血糖大鼠模型的制备及其脑损伤与预后情况
- 5 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效果观察
- 6 瘢痕子宫妊娠中晚期不同引产方法的比较
- 7 红细胞表面抗体IgG对新生儿溶血病诊断的意义
- 8 Turner综合征足月妊娠一例
- 9 早产儿脑血流的超声多普勒研究
- 10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7年第3期继续教育试题
- 11 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20例临床分析
- 12 血浆D-乳酸水平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后的关系
- 13 子癎前期患者母血、胎盘和脐血中脂蛋白(a)水平的研究
- 14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
- 15 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原学和治疗研究
- 16 干预性早产——附30例分析
- 17 巨细胞病毒肝炎新生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白细胞介素-18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 18 拉萨地区藏族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45例临床分析
- 19 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38例临床分析
- 20 新生儿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脑脊液胆红素浓度测定及其临床意义